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星竹幽兰

教过数学音乐,又学着教语文。呆过的岗位不少,取得的成绩不多。归零而来,只为追梦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。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而你,装饰了别人的梦。

(课题)过程资料: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及反思  

2013-06-08 22:30:22|  分类: 课题资料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(一)活动
      近日,课题组开展了课题成员一人一课汇报。张旭娣、刘俊华、季小林、杨素霞等老师分别选择一课进行课堂教学展示。在这一轮的课堂教学展示中,大家看到了每一位教师的不同执教风格。评课活动,更是以议课为主,对课堂的某一环节进行评议,或许哪样上效果会更好。
(二)反思
      整个活动,与教研组活动合二为一,既是为了不给课题组成员带去额外负担,也是为了置于一个大环境下开展我们的研究工作。杨素霞老师保持了自己一贯严谨又不失亲和的课风、季小林老师仍然以幽默博得大家的认可。冯兰兰的课堂教学新颖,朗读训练抓得比较扎实。我们相信,只要坚持下去,课题组成员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
(三)活动成果
    冯兰兰老师在执教了四年级《黄河的主人》一课后,写下了自己的教学反思。我们把它放在课题博客里,共同分享。
    附:
    决定执教校内一人一课是昨天中午。本学期的上课内容就剩下最后一课,如果再不上后面就没有内容了。于是昨天中午开始准备今天上午的一人一课。这在以前从没有过的事,怎么说都会提前三四天准备,更多的时候会利用某一个星期天备好课。所以,准备得匆忙,效果当然也就未达预期目标。

执教的是《黄河的主人》一课。这一课是通过对黄河上的艄公的描写表达对他的赞叹,以此对学生进行“爱我中华,爱我河山”的教育。 

在教学过程中,我是这样进行课文解读的。借助于视频,使学生对黄河的了解从抽象到形象,依据视频,引导学生从词、诗句、段落三个方面对视频进行补充说明。第二、向大家介绍黄河上的交通工具——羊皮筏子。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,同样借助于一段视频。视频中不仅有羊皮筏子的制作步骤,还有它在中国文化上所起到的作用。由羊皮筏子引出艄公和谈笑风生的乘客。对艄公的描写,文章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式,以自己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艄公的勇敢、智慧、镇静、机敏。课的最后,将“主人”一词升华,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学习、工作中做这个领域的主人,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A在课堂设计时,自认为有这样几个亮点:

一、     两段视频的运用。一段“黄河波浪滔滔”,一段“羊皮筏子介绍”。一个是感悟型的,一个是知识型的。脑的想象如果有了眼的见证才能更为丰富。羊皮筏子,离我们很远。枯燥的讲解倒不如这样一段精心准备的视频来得实在、感性。

二、     对“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!”这一句的补充。学生在了解了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,读到课文对于羊皮筏子特点的介绍之后,对羊皮筏子能载着乘客在黄河上行走有不少感想。无论是“惊讶”还是“感叹”,都引导学生读一读。然后,在这一句前面添上一句“真令人______,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!”

三、     板书的设计:板书学习了优秀老师的作法,在黑板上完成了浪花,艄公等图案的设计,再添上“勇敢、智慧、镇静、机敏”等几个概括艄公品质的词语。这样的板书应该还有点新意。

B教下来以后,本节课不足的地方有这样几处:

第一、课前准备不充分,以致电脑音响效果不好没有得到及时调整,影响了整节课的效果,主要是对两段视频的影响比较大。

第二、时间分配不太恰当。由于电脑的缘故耽误了一些时间,所以后面的内容还有五分钟左右未能按时讲完。

第三,课堂上学生发言的面不是很广,学生有点畏首畏尾。

C针对本次一人一课的情况,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作如下努力:

以后上课要在充分准备好的基础上再上,课前要做好准备。

以后上课无价值的话少讲,重复无味的语言少说,让课堂更简洁高效。

语文老师要想上好课,要多听优质的课,多思考眼前的问题,还要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。要想好好地做一名语文老师,就要在提高语文素养上下功夫。

 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61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